舉例:泵銘牌參數:
揚程 32 m
流量 3240 m3/h
汽蝕余量 7.4 m
轉速 960 r/min
額定功率 380 kw
故障現象
運行不到兩個月,葉輪葉片被汽蝕破壞
泵處于全開閥狀態下運行
泵出口壓力0.7-0.8kgf/cm2,指針頻繁晃動,有明顯爆破聲
凝汽器進出循環冷卻水的溫差達25℃,正常溫差應為8~11℃
現象分析
循環冷卻水溫差達25℃,正常溫差應為8~11℃,說明循環冷卻水的流量不足
有明顯爆破聲,說明泵汽蝕現象嚴重
泵出口壓力不到一公斤(1kg/cm2),而揚程是32米,顯然是由于泵選型揚程過高,使泵偏于低揚程、大流量、汽蝕性能差的工況下運行,從而嚴重汽蝕導致葉片損壞。
裝置示意
凝汽量為110m3/h,要求循環水量為3850~6050m3/h,單泵流量為3025~3850m3/h。
泵進水管路管徑為Dg1000,長度L2=25m,一個底閥,4個900彎頭。
凝汽器內阻力降△H=5m,根據上述數據推算泵裝置特性曲線方程為:
HZ=KQ2=6.67Q2Q:m3/s)
從裝置可知,泵進出水位差即幾何揚程基本為零。
雙泵運行時的A點工況為:
ΣQ=1.68m3/s=6050m3/h Q=0.84m3/s=3025m3/h H=18m
單泵運行時的A點工況為:
Q=1.07m3/s=3852m3/h H=7.5m
由此可知,選用24SA-18型泵(Q=3240m3/h、H=32m)的揚程偏高太多。
由于現有泵的揚程偏高太多,難以通過切割葉輪達到要求,必須設計新的葉輪。同時由于揚程低,又要保持泵的流量,為了保證離心泵比轉速的要求,又必須將轉速由960r/min降至740r/min。
因此新葉輪參數定為:
Q:3240m3/h H:16m n:740r/min ns:226
新葉輪的泵型號定為24SA—18D
改造方案及改造后運行工況分析
單泵運行工況為C點:
Q:4104m3/h HC:8.5m η:60%(查泵性能曲線得)
冷卻倍率m=4104/110=37倍,滿足要求
雙泵運行工況為D點:
ΣQ:6012m3/h
單泵Q:0.833m3/s HD:18m η:87%(查泵性能曲線得)
冷卻倍率m=6012/110=55倍,滿足要求。
現場試驗
將閥門從全開狀態逐步關小,毎隔15分鐘關小一次,讀一次數。到第四次關小后,泵出口壓力才升至1.85 kgf/cm2。
繼續往下試,直至泵出口壓力達到3.2 kgf/cm2以后,凝結器冷卻水前后溫差從25℃下降到11℃左右(見附表),這說明循環冷卻水量增加了。同時泵的汽蝕響聲也消失了,出口壓力指針也穩定了。此時出口閥門開度大約只有10%左右,閥門有些振動。
改造方案
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和現場試驗,并深入調查了解所有資料,我們向用戶的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提出分析意見,并提出了改造方案。
改造效果
泵不再出現汽蝕現象,葉輪使用壽命達兩年以上,大大降低檢修工作量和維修費用;水量滿足發電要示,凝結器真空度(700mmHg)和進出水溫(△T=10℃左右),均達到標準值,提高了發電機組的出力; 粗略分析比較,一年節省的費用(包括電費和備件費)約10萬元,其中節省的電費單價按每度廠用電0.065元計算。雖然節省的費用絕對數值并不太高,但是相對于一臺24寸的泵而言,十萬元已是相當可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