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 污水泵站的作用及種類
污水泵站是污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特點是水流連續,水流較小,但變化幅度大,水中污染物含量多。因此,設計時集水池要有足夠的調蓄容積,并應考慮備用泵,此外設計時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,站內要提供較好的管理、檢修條件。
第一種:就是設置于污水管道系統中,用以抽升城市污水的泵站。作用就是提升污水的高程,因為污水管不像給水管(自來水),是沒有壓力的,靠污水自身的重力自流的,由于城市截污管網收集的污水面積較廣,離污水處理廠距離較遠。不可能將管道埋地很深,所以需要設置泵站,提升污水的高程。
第二種:就是設置于污水處理廠內用來提升污水的泵站,作用是為后續的工藝提供水流動力。一般來說,污水提升的高度是從污水處理后排放的尾水的高程,減去水頭損失,倒推計算出來的。
03 污水泵站主要組成部分
工藝流程及設施:
進水口——格柵間——水池——閥門間——流量計井——市政干管
進水管線:站外污水進入泵站
閘門:控制水流的流通;
格柵:將污水中較大尺寸雜物過濾清除至外運;
潛水排污泵:提升污水至設計高程;
閥門間(伸縮節、止回閥、蝶閥):控制管道水流及保護設備;
流量計:污水計量
輔助設施:
配電房及管理用房:提供設備電能及泵房日常管理維護;
除臭設備(成套):處理污水產生有害氣體達到國家排放標準。
04 施工過程控制要點
1、涉及深基坑土方開挖,危險性較大的施工項目,需要做好方案策劃及現場生產過程安全控制;
2、結構體量小、主體跨度大(24.06m)、高度高(10.45m)、分層布局(泵房池底層、進水井格柵層、閥門井層),對模板支撐的強度、剛度及各結構間位置尺寸要求高,同時要保證主體結構的穩定性;
3、涉及預埋件(穿墻套管、設備預埋板),對預埋件的標高及位置尺寸控制要求較高,特別與設備管道相關聯的預留預埋;
4、泵站的工作環境(腐蝕性)對結構主體特別是鋼筋的保護層措施至關重要,直接關系主體結構使用壽命;
5、泵站的防滲要求,特別是變形縫、預留、預埋較多,且設置較為復雜,對施工原材料質量及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求很高;
6、后期管道、工藝設備施工涉及交叉作業,安全施工管理要求高;
7、涉及市政管道,對管道施工的嚴密性及耐壓性(壓力管道)要求嚴格,特別是管道口徑大,壓力管道壓力試驗端口及拐彎處壓力很大,安全控制措施要求高。
05 過程控制
1、針對技術復雜、危險性大的制定專項方案,方案設計要安全有效,經濟合理,具有可操作性;
2、現場施工前要做好安全交底及技術交底,讓作業人員對施工安全要素、質量要求、質量控制要點有明確的認識,作業時做到心中有數;
3、對原材料質量做好把控,不讓有缺陷的原材料進場影響工程質量;
4、做好施工質量過程控制,上一道工序檢驗合格方可進入下一道施工工序,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,并對每一項工序的檢驗做好記錄,做到有據可查,并保持與甲方、監理的溝通暢通,為工程的質量可靠、進度與計劃同步(盡可能有所提前)做好保障;
06 泵站安裝施工技術特點
一、閘門安裝
1、閘門組成部分:傳動部分,絲杠,絲杠托架,閘板槽,閘板
2、閘門安裝:
a、基礎交接檢查,重點是控制項有標高、中心線位置,具體到閘門為閘門傳動裝置預埋件、絲杠托架預埋件、閘板槽預埋件與中心線位置偏差;池壁(絲杠托架、閘板槽預埋板)與閘門中心線位置偏差;
b、基礎上平面標高:0mm~-20mm,中心線間距離:±2mm,基礎劃線工作內容主要包括:測定基準點、基礎墊鐵安放位置,測量中心標高。
c、為了保證二次澆灌時和原基礎結合緊密,必須對二次澆灌的基礎表面上鏟成麻面。在基礎的邊角處應鏟出缺口,目的是使二次澆灌更加牢固。
3、控制要點:由于閘門整體是焊接安裝在預埋板上,對閘門中心線與預埋板中心線要求較高,同時對閘門中心線與池壁間距要求較高。
三、水泵、閥門及其他管件安裝
1、中心線檢查驗收:
a、檢查泵座中心線是否和墻壁上出水管道的中心線(垂直向中心線)是否一致。
b、檢查泵座基礎的表面高程是否和設計高程一致,誤差是否在規范許可的范圍內。
c、檢查泵座基礎表面的平整度是否在規范許可的范圍內。
d、檢查閥門間套管中心線與泵水平向中心線是否一致,檢查流量計井內套管中心線是否一致。
e、檢查閥門間、流量計井水平軸線是否一致。
2、水泵安裝:
a、布置墊鐵,墊鐵要求表面平整無油污,每個地腳螺栓至少一組墊鐵,每組不超過五塊,斜墊鐵必須成對相向使用,搭接長度不小于全長的3/4,偏斜角度不超過3°(如下頁圖所示),成對斜墊鐵表面結合度≥70%,斜墊鐵下應有平墊鐵。
b、設備找平找正的基準設置如下:設備支承底面標高以基礎上標高基準線為基準;設備中心位置以基礎中心劃線為基準;立式設備垂直度以設備中心線為基準(見下頁示意圖)。
c、設備找正、找平應符合下列規定:找平、找正應在同一平面內互成直角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向進行;設備的找平找正應根據要求用墊鐵進行墊鐵調整,不得用緊固或放松地腳螺栓及局部加壓等方法進行調整。
d、每相鄰兩層焊道接頭不得重疊,應錯開20—30mm。
e、層間溫度應大于50℃,根焊完成以后應在10min以內盡快熱焊。
f、使用外對口器,則根焊完成50%時才能撤離。
g、焊接過程中,發現缺陷應立即清理修補。焊接完成后,清除焊縫及近縫區表面的熔渣、飛濺和其它污物;應迅速檢查焊縫外觀質量,若缺陷超標,趁焊口溫度未降,及時修補。焊縫外觀質量標準為:
Ⅰ 焊縫表面不允許有未熔化、表面飛濺、表面氣孔。
Ⅱ 焊縫成型均勻一致。
Ⅲ 焊縫隙咬邊深度不大于0.5mm,連續長度小于50mm。
IV 焊縫余高小于1.6mm,局部允許3mm。
V 焊縫寬度以破口兩側各搭邊0.5-1.6mm為宜。
h、每處返修長度應大于50mm,相鄰兩個返修處的距離小于50mm時,則按一處缺陷進行返修,每道焊縫允許返修二次。各焊道的累計返修長度不得大于管周長的30%。150mm長焊縫只允許返修一次。如果焊縫發現3處以上超標缺陷,則焊縫必須割掉。